东北大学孙萍教授讲座纪要
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持续深入,旨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深入了解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历史进程,2024年10月25日,我院举办第47期撷华讲坛,邀请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孙萍做了题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逻辑进路与思考”的讲座。讲座由甘晓成教授主持,全院师生近80人参加。
讲座伊始,孙萍教授强调,行政管理改革是适应新时代背景的重要举措,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通过深入分析改革的重点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改革的逻辑进路。接下
来,孙萍教授从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历史进程、逻辑进路和问题思考三方面进行了学术分享。
首先是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历史进程。孙教授指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共经历了九次改革,1982年注重人事机构改革,1988年注重“三定”改革(定职能、定机构、定人事),1993年注重政企分开,1998年注重政府机构和人员的精简,2003年注重电子政务的推行,2008年实行大部制改革,2013年强调创新政府管理方式,2018年继续推行大部制改革,2023年强调行政效率和公信力的提高,九次行政管理改革注重点不同,但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旨在为实现高效、透明、公正的政府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其次是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逻辑进路。孙教授认为主要经历了三次变革:第一,从问题导向到目标导向,改革始于对现有行政体制问题的深刻认识,例如效率低下、信息不透明、服务不足等,随着改革的深入,目标导向逐渐显现,聚焦于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提高公共管理效率和增强社会信任。第二,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参与,政府在改革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开始参与到行政管理中。改革逐渐引入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的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协同治理的模式。第三,从传统模式到现代化转型,改革过程中,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治理理念所替代,包括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电子政务、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等。这一转型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也更好地满足了公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总之,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逻辑进路体现了一种从局部到整体、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参与、从经验探索到理论创新的动态演进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改革的适应性与灵活性,也为实现更高水平的治理体系提供了基础。
最后,孙萍教授谈论了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存在的问题及思考。孙萍教授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和行政改革,政府在公共服务改革、风险研判与突发事件应对,政府在大数据时代的公共治理、科技与法治保障的公共治理等履职与监管以及政府自身的治理四方面进行了阐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孙萍教授呼吁进一步推进我国行政管理改革,以实现更加高效、公正和可持续的治理体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讲座在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王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