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生发展

我院3支团队在首届西北社会工作案例大赛中获奖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4日 01:39点击数:

2024413-14日,首届西北社会工作案例大赛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指导下,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联合甘肃省社会工作联合会顺利开展。为进一步提高我院社会工作硕士生专业水平和实务能力,以赛促建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学院的支持下,20241月学位点积极组织学生参赛,细化校内选拔赛细则、宣传动员学生报名、组织校内外专家组初筛、讨论打磨案例课件。经过精彩角逐3支队伍脱颖而出,分别是由林芳菲老师指导的《化牧为睦:发展性社会工作助力新疆牧区可持续生计转型的实践探索》案例、胡菊老师与范伟老师指导的《重燃生命之光—中国复元模式下精神康复个案管理》案例荣获二等奖,由谢琼彦老师指导的《互构成长——五社联动促进残障青少年综合发展》案例荣获三等奖。


案例一:

《化牧为睦:发展性社会工作助力新疆牧区可持续生计转型的实践探索》

团队成员:陈欣、加娜提·娥里亚思、傅娆、战文婷

指导教师:林芳菲

所获奖项:第一届西北社会工作案例大赛二等奖

参加西北社会工作案例大赛是一次充满启发的经历。团队参赛的案例是一项发展性社会工作助力新疆牧区可持续生计转型的实践。主要基于牧区当下面临的现代化冲击和生态环境问题,牧民生计与生活受影响的背景下,如何去探索兼顾牧区生态与生计平衡?我们针对这个问题,尝试引入发展性社会工作的视角,将服务场域落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J村,通过“生态+经济+文化”结合的方式,与本地牧民共同寻找社区生态资源、重拾社区生态文化、建立生态合作小组,来推动当地可持续社区的建设。

在准备案例的前期撰写、修改完善和最终呈现报告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对生态、经济和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对社会工作的实践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这一过程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们在此次案例大赛中学习了其他的优秀参赛案例以及汲取了专家评委的意见,进一步认识到社会工作不仅仅是理论与知识的传授,更是一项需要实践与创新的工作。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秉持社会工作的理念,在实践层面有更多的探索。

   



案例二:

《重燃生命之光—中国复元模式下精神康复个案管理》


团队成员:邓超凡、朱丛霜、姜士坤

指导老师:胡菊、范伟

所获奖项:第一届西北社会工作案例大赛二等奖

本案例以2022年民政部等四部委印发的决定开展为期三年的“精康融合行动”意见为政策背景,围绕新疆昌吉州L街道社区康复服务站某位社区精神障碍康复人员为服务对象,基于对服务对象自身、家庭及社会环境等多维度评估,我们在中国复元理论的理论指导下,运用个案管理的专业方法帮助服务对象尽可能解决其服药不规律、自我认知偏差和社区融入不足等问题,依托社区康复站专业社会工作者及特色功能室,链接社区网格员、精神科医生、社区志愿者等多主体帮助服务对象实现“整全性”康复。在服务结束后,我们也对服务存在的目标设定和完成度存在差异、服务可持续性推进存在困难进行了反思,并希望从多元化了解服务对象需求、预防伦理困境等方面加以改进。

针对此次案例大赛,我们团队成员进行了认真学习与深度反思,针对评委老师提出的“个案管理定义”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梳理个案管理概念与内涵以及与小组工作方法的不同,以更为专业合理的服务来“讲”好精神障碍人员社区康复的故事。

                           

案例三:

《互构成长——五社联动促进残障青少年综合发展》

团队成员:马心雨、黄薇潞、朱佳奇、刘泽福

指导教师:谢琼彦

所获奖项:第一届西北社会工作案例大赛三等奖

本案例主要围绕着新疆H市福利院的残障青少年作为服务主体,借助HX机构进入服务场域、五社联动机制整合各方资源,从而为不同种类的残障青少年提供综合式服务。本案例借助制度逻辑视角作为大背景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作为服务理论,将服务对象需求分为“健康成长”与“社会参与”两个大类,并通过进一步细分,分为资源链接、兴趣激发、专题教育、同辈交往的直接服务和搭建融媒体平台、社会工作经验总结与反思的间接服务。最终形成了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社会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直接参与,社区搭建平台、民政部门提供合法性支持、慈善资源提供支撑、社会组织提供指导的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服务模式,并针对服务对象的多元需求、整合性服务以及五社联动机制的发展与运用提出反思与建议。

针对此次案例大赛,我们团队成员进行了认真学习与深度反思,针对评委老师提出的“理论与实践并没有很好结合”以及“服务针对性较弱”的意见,我们认为,今后还需要进行较为扎实的专业实践,突出专业服务的针对性、特殊性并尽量发展至可推广性;注重实践过程中“人”的参与和个性化分析,并以“行动研究”的方式来进行专业实践,通过以理论为先导的“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循环,来促进社会工作实践的专业化发展。

                           




本次案例大赛从启动备赛到团队获奖,离不开学院的大力支持,离不开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团队的辛勤指导,也离不开参赛团队学生们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总结与思考。这不仅推动了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以赛促学,增强了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也提升了新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团队在西北地区的显示度,让社会工作在新疆的本土化实践经验得到了交流。未来学院将继续鼓励支持师生参与各类学术交流与实践活动,总结本土实践经验,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