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新疆大学“天山学者”系列课程讲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文钊教授《政策过程理论专题》讲座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1日 18:00点击数:

 11月9日至10日,应我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文钊教授访问我院,并在南区一号教学楼A202教室做了题为《政策过程的决策途径》、《多源流框架》、《间断——均衡理论》、《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的四场精彩学术演讲。本次讲座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口支援“学科带头人”系列课程,讲座的内容为“政策过程理论专题”。学院副院长吕永红教授主持讲座,全院百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和MPA到场聆听授课,多名任课老师跟堂听讲。

 李文钊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公共政策的三种主要范式:政策分析、政策过程、实质性的公共政策。其中对于政策过程的研究又可分为决策的途径、政治的途径、话语的途径。李教授认为决策途径来反思政策过程理论的发展,可以更好地从纵向时空和横向比较出发理解理论发展之路,对于建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政策过程理论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所以本次讲座主要围绕决策途径展开。理性决策模型是理解政策过程的基准理论,它强调用“偏好、备选方案、预期结果和选择”来指导政策实践。一旦理性决策模型不能够很好地解释政策过程中的事实时,学者们通过挑战它而提出了替代性的多样化决策模型,渐进主义模型、垃圾桶模型、适应性模型和混和扫描模型等是其典型代表。而另外一些学者在对理性决策模型辩护中,发展了具有独特政策话语和身份特征的阶段论,将政策过程划分为议程设定、政策形成、决策、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等五个阶段。之后学者在寻找更好的理论过程中发展了一些具有鲜明决策特色的综合性过程理论,多源流框架、间断-均衡理论和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李文钊教授就这三种框架和理论及自己的相关研究作了详实的介绍。

 此次课程带来了公共政策的前沿内容,开拓了师生的眼界,深化了大家对公共政策理论的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