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科研工作简报二〇二五年第六期(撷华讲坛总第53期)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2日 17:42点击数:


华中科技大学虞崇胜教授讲座纪要

 

2025年10月11日下午,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在红湖校区2号教学楼407报告厅成功举办了撷华讲坛第53期。本次讲座以“政治安全及其保障机制”为主题,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虞崇胜教授作为主讲嘉宾。讲座由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赵璇副院长主持,韩隽院长及学院相关专业师生60余人参加了讲座。

 

 

虞崇胜教授重点从为什么要关注政治安全、如何科学理解政治安全、当今形势下政治安全成为突出性问题的原因及构建政治安全保障机制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讲座伊始,虞教授即回顾了政治安全在中央层面的首次提出背景,梳理了相关智库对该概念的讨论脉络,并深入剖析了政治制度安全、舆情与政治安全之间的内在关联,强调政治安全与政治稳定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发展、安全与改革三者之间存在深刻的辩证统一关系,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基本方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系统提出,凸显了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根本性地位。

 

在阐述如何科学理解政治安全时,虞教授首先从消极与积极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消极层面侧重于防范外部颠覆与分裂,而积极层面则强调通过国家自我完善与发展壮大来实现安全。随后,虞教授从客观与主观、能力与价值等多维度进一步深化对政治安全的阐释。他强调,安全既是一种无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包括维护该状态的能力,同时涉及主体免于恐惧的主观感受,而能力视角更注重发展导向,安全维护与合法性认同密切相关,国家常通过履行安全职责以赢得民众认同。第三,虞教授探讨了政治安全的主体、议题、范围与手段等关键面向。他认为传统观点将政治安全理解为防范外部干预与政权颠覆,而现代视角则扩展至意识形态、主权、政权、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执政党执政安全及网络政治安全等多层面,构成一个客观性强的安全体系。此外,他强调理解政治安全还需关注政治冷漠与政治狂热等现象,二者均为政治不安全的体现。

关于政治安全为何在当下成为重要问题,虞教授分析了国际上的“中国崩溃论”等质疑论调,以及国内面临的多重隐患,包括不可预测的国际风险、经济下行压力、社会分化加剧、深化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治理能力不足、智能时代新变数及反腐中暴露的问题。他强调合法性实质与政治安全密切相关,并指出传统政治以巩固政权为核心,而新时代政治应回归人与人关系的本质,中国政治已进入风险时代。

在构建政治安全保障机制方面,虞教授提出应通过和平外交维护主权独立,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公共产品,同时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以稳定基层,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增强意识形态包容性,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增强制度恰时性,加强执政党建设保持先进性,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并全面提升对政治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他还强调保障机制需健全对内与对外双重维度,包括主权独立、政治制度整合、政治秩序生成、政治功能平衡及政治冲突消解等机制,并以“民安、民心、民养”为根本依托。

最后,虞教授总结指出,政治安全本质上是增强政治免疫力的过程。当前形势下,消极、防范性的安全观已难以应对复杂挑战,必须实现安全观的创造性转化;积极自强的政治安全才能固若金汤,需尽快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人民群众是安全的铜墙铁壁,应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安全体系;只有通过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才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深化政治安全。

 

在讲座的互动环节,师生们踊跃提问,虞教授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积极投身相关研究与实践。最后,韩隽院长对虞崇胜教授的精彩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并总结指出,此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政治安全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对于国家安全这一重大议题深入思考的热情。此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撰稿人:段舒译